(通讯员:傅苑)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MCM/ICM)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,由COMAP(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,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)主办,着重强调研究问题、解决方案的原创性、团队合作、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,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。比赛要求三人为一组,在四天时间内,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、求解、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部工作,体现了参赛选手研究问题、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。
在与众多名校参赛队的激烈角逐中,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三名同学李贝(2016级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)、乔璐楠(2016级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)、王利宇(2017级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)获得了该项赛事一等奖(Meritorious Winner)。另外,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潘孟琦(2016级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)、数理学院方文倩(2017级硕士信号处理与智能计算)、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郑雨婷(2017级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)三位同学获该项赛事二等奖(Honorable Mention)。
2018年美赛,共有20602支队伍参加,多支队伍来自哈佛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、麻省理工学院、康奈尔大学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、帝国理工学院等名校,国内包括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等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是主要参赛单位。获奖比例,一等奖(Meritorious Winner)2010支比例为9.74%,二等奖(Honorable Mention)7448支比例为36.1%,三等奖(Successful Participant)10404支比例为50.5%。
图一 王利宇、乔璐楠、李贝赛事一等奖
图二 潘孟琦、方文倩、郑雨婷赛事二等奖
图三 参赛队员获奖合影
队员感想:
赛前的准备是迷茫的,我们三人都从未正式参加过建模比赛,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,赛前那几天根本不知道是否应该看看相关书籍,更不知道应该看哪些书籍。我们只能登陆一些数学建模比赛的论坛,看看其他参赛人员的心得体会,以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。后来发现,这样的参考是必要的,看帖子确实能够了解一些情况,避免在比赛中犯一些低级错误,同时对比赛过程了解的越多更能增加我们的自信心。
在比赛日子里,我们每天晚上一两点睡觉,早上六七点起床,三餐都是啃面包解决,偶尔会换着人出去走走。虽然有点累,但心里是兴奋的。当然,我们也出现过意见相左的情况。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思路不同常常会带来解决方法上的差异,这时候就需要三个人心平气和的来表达和商量。一旦大家对某个问题争个脸红脖子粗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气氛,进而影响到解决问题的进度。在完成了论文后,我们每人都再次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一遍,尽量减少拼写错误,保证英文能够准确表达中文意思。论文中的计算和公式都重新算了一遍,确保正确。当网上提交了论文之后,我大大松了一口气,回去好好睡了一觉。
虽然当初是为了取得成绩而来,但在完成比赛之后,发现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了。在等待结果的那几天,我回想着比赛中自己的努力,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很多收获:搜集资料、运用软件计算、英文阅读和写作等能力都在这四天中有了很大提高。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已经努力做到最好,也就不是那么在乎结果了。最后的成绩还是令人欣慰的,我们组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。得知结果时还是兴奋了许久,一份耕耘才有一分收获,这是对我们四天积累的奖赏。
王利宇(2017级硕士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)
非常高兴能在这样一场比赛中拿到奖。三个人要在四天的比赛时间里,完成比赛任务,必须合理分配任务工作:一个人主攻数学模型的建立,一个人负责程序编写,将数学模型在电脑上进行模拟验证,最后一个人承担论文撰写。而比赛中各种资料的查询则穿插于三个人之间。良好的合作,是建立在三个人的沟通之上的。在比赛中,对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,不免发生分歧,学会交流沟通,三个人才能更好的完成比赛。随着三个人的磨合,三人的配合达到默契。在遇到比赛思路卡壳时,一起“同舟共济”;在柳暗花明时,一起体验共同克服困难后轻快的心情。而在四天后,三个人一起把比赛论文提交,虽然疲惫,但心情是舒畅的,回味三人四天的努力,颇有成就感。最后,我要感谢我的队友,是我们一起创造了属于我们的荣誉。
郑雨婷(2017级硕士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