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99年开始,我博士入学,跟随康老师到地大工作,直到他2009年去世刚好10年。现如今他老人家离开我们13年了,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脑海中梦境里。
平易近人:在他身边10年,就像在家里与亲人在一起,没有任何拘束。我经常向他请教教学和学术问题,他总是主动坐在我的身边近距离跟我讨论,而不是指教的口气,讨论完了,他还要跟我拉拉家常,询问我夫人工作和孩子学习情况;读博期间,他还去我的寝室了解我的生活情况;2005年10月得知我要买房,他知道我会缺钱,主动找我并借给我5万元,十年光景如慈父温暖我人生。
一心扑在学问上:我在他身边学习和工作时期,他已是70岁左右的老人了,身体和精神状况也自然时常有点问题,但一旦谈论起学问,他老人家立马精神焕发,精力特别充沛,思维特别敏捷,这种精神状态也传染到了我,我们经常谈论到废寝忘食,直到师母因担心康老师过分消耗体力才劝阻我们该休息了。因年老眼花,难以自己亲自写程序,他便把想法告诉学生,叮嘱学生实现,自己参与观察实验结果,不断改进方法。据师母反映,他经常半夜从床上爬起看实验结果,根本没有睡觉,而是沉浸在当前的科学问题里,要知道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,活到老,学到老,钻研到老。2007年,他负责并且让我协助组织召开第二届智能计算及其应用国际会议(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ce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s( ISICA-2007 ))和第七届可演化系统国际会议(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olvable Systems(ICES-2007)),两个国际会议同时召开。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,但是两个会议从特邀著名学者来地大作主题报告,接待国内外同行学者,到会议集论文出版,大小事务众多,既劳心又劳力,然而他自己还有精力作学术主题报告,介绍地大演化计算研究成果,还请这些著名学者专门与公司青年学者座谈并指导,甚至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报告厅前排听年轻的同行们报告并提问,这股劲根本不像是70多岁的老人家身上发出来的。治学不怠,治学从谨,言传身教是康老师闪烁的星光,吸引并照耀着我们。
前瞻创新:康老师从来没有停下来阅读最新科研文献,包括交叉学科文献,跟踪国内外研究前沿。他似乎具有超前预知未来的能力。上世纪90年代,他敏锐地预知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从计算数学切换到计算智能,带领课题组探索演化计算及其应用,为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开辟出以演化计算为特色、闻名国内的分支。
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同事,本人深受康立山老师的悉心教诲和关怀,以上只是本人点滴记忆。他老人家严谨治学、开放踏实、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作风,宽厚谦逊、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,使我深受启迪和熏陶。